大清早的,我突然哼出一个诡异的曲子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落雨不怕 落雪也不怕 就算寒冷大风雪落下
.....................
我要我要找我爸爸 去到那里也要找我爸爸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想听吗?来我给你找到了😉
嗯嗯嗯,不错不错....嗯...嗯?不对劲啊. 为什么不对劲呢?
这首曲子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听到的. 当时就只知道哼歌 啥也不想.
现在再想想: 不对啊🤦♀️🤔....爸爸不见了`(*>﹏<*)′ 那可是一个大问题啊~! 好好一个大活人 和人家黄花大闺女夜夜春宵甚至结婚产仔后 怎么能就不见了呢?
这种话题放到现在 估计都能上 金飞的 传奇故事节目了吧?
为什么这种题材都能拿到电视上播放给当时最稚嫩的祖国花朵看? 不应该禁掉吗???
于是我赶紧去查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以及它的动画片的名字:
动画片名称: 咪咪流浪记, 歌曲名称: さあ歩き始めよう 翻译回来就是 - 三千里寻母记
你不觉得奇怪吗? 名字是要找妈妈-寻母, 但歌词(也是翻译成中文后)是要找爸爸.....huh....这是为什么呢? 难道是结合了中国当代的历史背景翻译+改编了 歌词?
带着一颗科学且严谨的心😁 我发现 这个动画片播放年份是1994年, 结合一下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, 有两件大事情:
我们来看看第二点,什么是 知青返乡现象呢? 于是我又查了一下资料:
*知青返城的事件起始点一般来说应该是1976年的李庆霖事件,此后上海知青丁惠民曾于1978年10月在西双版纳两度向国务院写联名信,而真正导致中国政府放松政策,促成知青返乡的最大导火线则是配置于云南西双版纳****橄榄坝农场知青瞿林仙(一作“瞿玲仙”、“徐玲先”)1978年11月12日的难产死亡。1978年11月,因为上海知青瞿林仙的死亡,大批请愿事件陆续发生,时任农垦总局局长赵凡为此被中央派遣至云南调查。经过激烈抗争后,1979年年初,中国国务院开始允许知青返城,至此上山下乡运动正式结束。而除了少数落户于农场的知青们之外,近千万的大多数知识青年都返回了原本居住城市,并继续发展学业或工作。以返乡导火线的云南农场为例,1979年2月,知青大返城开始后,短短三个月,云南农场知青返城率高达90%以上。到了次年,本来约十万知青的该农场仅留下3200人左右,不足原总数的3%***
所以如果按知青们从1979年开始返乡,到1994年 时间也过了 15个年头左右了, 生下的娃们 也长大到可以自我行动了.
如果从他们的角度想想, 要么就是很小的时候见过爹, 然后还在记忆模糊的时候 爹爹就不见了; 要么就是生下就没见过爹,他/她苦命的娘亲 从小就告诉他/她们, 你们爹是城里人, 有知识 etc...估计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. 可这么好的人 又看不到 关键还是你爹, 你想想 放谁身上都要去看看他们那个 神奇的 返乡知青爹🤷♂️.
此时小莉又提供了一个 关键的线索, 又一部同年代的影片: 孽债 1994年
于是我又赶快查了一下这个孽缘 来来来,找给你们看:
《孽债》是上海电视台于1994年拍摄的20集家庭伦理类电视连续剧,根据作家叶辛的同名小说改编。由叶辛编剧,梁山,夏晓昀导演,黄蜀芹总导演,赵有亮,严晓频,王华英等主演。
该剧讲述了五个娃从西双版纳到上海寻找自己亲生父母、多年前返回上海的知青的经历。
本剧于1995年在上海电视台以沪语播映,创下了42.62%的超高收视率。此后,《孽债》被多家省级电视台转播,但由于政府介入,沪语版播放被停止,而改用普通话版。直到2005年,作为该剧播出10周年纪念,上海电视台才获得特许重播沪语版。
于是我又查了一下 知青下乡
真是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啊~! 按照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: 真没想到你们30,40, 50后 居然还有这种骚操作?🤢 真是 学习了 学习了 木哈哈哈哈。
好啦, 清晨文章 不要写太长。我有故事了下次再分享~~~ 😘